首页 > 民生 > 阅读

河北阜平山洪暴发车辆被冲走 街道化为河流


  【河北阜平山洪暴发车辆被冲走】7月25日晚,河北阜平遭遇极端特大暴雨:山洪暴发车辆被冲走,红色预警持续。25日13时至23时累积降雨量达375.2毫米:成功打破当地24小时降雨量观测纪录,降水主要集中在25日18时至23时这一时段。其中,18时至19时的小时雨强最为惊人,达到115.4毫米,一举刷新了当地单小时降雨量的纪录。

据视频显示,原本宁静的夜空被乌云彻底遮蔽,豆大的雨点如密集的箭矢般倾泻而下,狠狠砸向大地,瞬间在地面溅起层层水花。街道上的积水迅速汇聚成河,以惊人的速度漫过路边的台阶、花坛,向着地势低洼处奔涌而去。在阜平的山区,情况更为危急。

连绵的山脉在暴雨的持续冲刷下,原本稳固的土壤变得松软不堪。山上的溪流瞬间变成了汹涌的洪流,裹挟着巨大的石块、折断的树木,以排山倒海之势从山坡上狂奔而下。那轰鸣声震耳欲聋,仿佛是大地在愤怒地咆哮。

一辆辆停在路边或是正在行驶的车辆,在这突如其来的山洪面前显得如此渺小和脆弱。一辆黑色的小轿车,原本正缓缓行驶在山间的公路上,司机还没来得及反应过来,汹涌的山洪便如猛兽般扑来,瞬间将车辆卷入洪流之中。

车辆在洪水中剧烈地摇晃、翻滚,被无情地冲向下游,车窗玻璃在撞击中纷纷破碎,车内的物品被洪水卷走,消失在黑暗的夜色里。

  不远处,一辆白色的面包车也遭遇了同样的厄运。它停在路边的一处空地上,原本以为能躲过一劫,却没想到山洪的威力如此巨大。洪水迅速漫过车轮,将面包车整个托起,然后像拖着一个玩具一样,将它冲进了旁边的山谷。面包车在洪水中不断碰撞着山体和树木,车身严重变形,发出令人揪心的声响。

  当地的气象部门紧急发布了红色预警,预警信号通过电视、广播、手机短信等各种渠道迅速传播开来,提醒着每一位居民这场暴雨的严重性和危险性。应急管理部门也迅速启动了应急预案,救援队伍第一时间集结完毕,携带救援设备赶赴受灾现场。他们在湍急的洪水中艰难前行,试图寻找被困的群众和失踪的车辆,每一次行动都充满了危险和挑战。而在各个村庄和社区,村干部们也在挨家挨户地敲门,通知居民转移到安全地带。一些年迈的老人行动不便,救援人员便背着他们,一步一步地走向临时安置点。孩子们紧紧地拉着大人的手,眼神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但在大人的安抚下,他们还是乖乖地跟着队伍前进。

  从城市防洪体系来看,此次阜平的极端降雨远超常规,对城市排水和防洪能力构成巨大挑战。城市规划中,防洪标准往往基于历史气象数据制定,但全球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愈发频繁且强度增大,原有标准可能已无法适应新形势。例如,部分老旧城区的排水管网设计标准较低,面对短时间内的大量降水,排水不畅问题凸显,加剧了内涝风险。而且,山区城市在防洪方面面临更复杂的情况,山体坡度大,雨水汇集速度快,若缺乏有效的截流、导流设施,极易引发山洪。阜平此次山洪暴发,车辆被冲走,反映出当地在山区防洪工程建设上可能存在不足,未能充分考虑到极端降雨下的洪水防御。

  应急响应机制在此次事件中也备受考验。红色预警持续,但山洪仍造成车辆被冲走等损失,说明预警信息的传递和应对措施的落实存在提升空间。一方面,预警信息的精准度和及时性至关重要。虽然气象部门能够提前发布预警,但如何确保预警信息快速、准确地传达给每一位可能受影响的居民,尤其是山区偏远地区的群众,仍是需要解决的问题。另一方面,应急响应措施的执行效率有待提高。在接到预警后,相关部门是否迅速启动应急预案,组织人员疏散、转移重要物资等,直接关系到灾害损失的大小。此次事件中,或许存在部分区域应急响应不够迅速、措施不够到位的情况。

  公众灾害意识的淡薄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对极端天气可能带来的灾害缺乏足够的认识和重视。一些居民在收到预警后,可能并未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如将车辆停放在地势较高处、准备必要的应急物资等。这种灾害意识的淡薄,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自身和财产面临的风险。而且,学校、社区等在灾害教育方面的投入不足,导致公众缺乏应对灾害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然而,也有观点认为此次灾害主要是极端天气的不可抗力导致,难以完全避免损失。诚然,极端天气的强度和突发性超出了人类目前的完全掌控能力,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忽视自身在防灾减灾方面的努力。通过加强城市防洪体系建设、完善应急响应机制、提高公众灾害意识等措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灾害损失,增强城市和社会的韧性。

本站备用网址 www.24db.cc
敬请收藏   以防迷路
发表评论全部评论
字数 登录
相关新闻
今日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