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5888元翡翠成本只有20多元 警惕玉石直播间陷阱

日期:2025年04月21日 21:09 来源:央视新闻 作者:佚名

花5888块钱,以为买到的是号称A货的翡翠手镯,最后才发现只不过是20多块钱的石英岩,这事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在网络购物当中,不少人都上了这样的当。消费者是如何被商家一步步引入这个陷阱的呢?
上海的消费者姚女士平日钟情于各类玉石首饰,喜欢在网上逛玉石商品直播间。前不久,一个号称卖缅甸翡翠手镯的直播间吸引了姚女士的注意。
据姚女士回忆,销售人员宣称他们直播间新开张,全场优惠。
消费者 姚女士:在直播间肉眼可看,水头比较好,成色也比较好,原价六七万、五六万,这个只有七八千、五六千。
低价翡翠附带鉴定证书
消费者放心下单
天然翡翠优惠的价格让姚女士动了心。更为关键的是,销售人员宣称每件玉镯都有鉴定证书,且承诺假一赔十,让她最终打消了顾虑。最终姚女士选中了一款售价5888元的翡翠手镯,在客服的指引下付了款。
然而到货后,满心欢喜的姚女士打开包裹却发现,所谓翡翠手镯的色泽明显不如直播间里说的那么好。姚女士想找卖家讨说法,却发现自己已被拉黑了。投诉无果的姚女士最终选择了报警。
5888元“翡翠(A货)”
实为染色石英岩
接报后,上海警方将手镯进行了送检,结果显示,姚女士购买的所谓“A货翡翠手镯”实为染色石英岩玉,不是翡翠。
根据线索上海警方很快锁定了售假直播间的线下地址,并在其中查获大量还没来得及售出的假玉镯和鉴定证书,同时抓获犯罪嫌疑人5人。
至此记者调查发现,为了牟取暴利,犯罪嫌疑人从玉石批发市场以低价大量购进经人工染色的石英岩玉,然后在网上订制假翡翠鉴定证书,在短视频平台开播,打着天然翡翠的名义将假玉镯高价销售给不知情的消费者。
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真光路派出所民警 顾赟权:石英岩的成本大概在二三十元,充当翡翠来卖,基本能卖到三五千元以上,存在暴利。
多个直播间销售假翡翠
消费者投诉无门
据警方透露,为了逃避打击,犯罪嫌疑人同时开设有多个临时直播账号。卖出一单之后就将原直播间关闭,再换一个新号重新开播,导致遭受损失的消费者难以维权。
上海市公安局普陀分局真光路派出所民警 顾赟权:他们找了5到10个临时账号,通过这些账号循环播,担保金500元的话,他们账号可以试播一周左右。一周之后这个账号会被封停,封停后他们会注销这个账号,买家就找不到这个直播账号了。
经查,该诈骗团伙利用直播销售假翡翠,共计非法获利30余万元,受害消费者达100余名,遍布全国21个省市。
私域直播间赌石
号称缅甸一手货源
在消费者对翡翠的追捧持续升温的市场环境下,这两年直播间里还兴起了投资翡翠原石的“赌石”交易。不少消费者幻想“一刀暴富”,陆续投入几万块钱切原石,殊不知自己选中的可能是刷了漆的普通石头。
前不久,河南的消费者程先生迷上了直播间赌石。据程先生透露,平时对翡翠类商品感兴趣,喜欢刷一些短视频。有一次看完短视频后留下了联系方式,之后就被拉进了一个名为“涨涨涨、飞飞飞”的直播间。
消费者 程先生:给我发了一个链接,我点进去就是切原石的直播间,刚进去送了一个小原石,我感觉也挺不错的。
记者注意到,程先生参与的这个赌石直播间不像其他公开的直播间刷到就能看,必须通过介绍人发链接才能进。该直播间宣称他们的翡翠原石全都是缅甸一手货源,同时还有珠宝协会认证,品质有保证。
调查中记者了解到,这个“翡翠赌石”直播间的交易方式与拍卖类似:消费者根据个人眼力竞价拍下原石;之后由所谓“货主”现场将“翡翠原石”切开,揭晓翡翠价值。
若切开后发现翡翠品质高于预期,叫“切涨”,货主将高价回收原石,消费者从中赚得差价;
若切开后,所谓翡翠原石品质比预估的差,叫“切垮”,消费者只得认赔。
私域直播间
近万人参与赌石交易
据程先生透露,这个直播间每天晚上都很热闹,最多时显示有八千多人同时在观看。
消费者 程先生:因为他们切涨了好多,我就开始慢慢投了第一笔100多元,切垮了。然后买了第二块500多元,也切垮了。后面有点不甘心,第三块切涨了,返利一千多元。总共投了两万多元,返了两千多元,亏了一万多元。
程先生告诉记者,因手里资金不多,在赔了一万多元后就没再继续。除了程先生,江苏的刘女士在这个直播间赌石也赔了两万多元。
消费者 刘女士:前后投了三万多元,但是返的钱越来越少,我刚开始觉得自己应该是运气不好,还安慰自己,后面才意识到是不是自己被骗了。
随着调查的深入记者注意到,参与该赌石直播间投资所谓翡翠原石的消费者不在少数,且全都赔了钱,其中最多的一位赔了六万多元。
赌石欺诈
普通石英石刷漆冒充翡翠
这些消费者在该直播间赌石赔钱,单纯是因为运气不好没切到高品质的翡翠原石吗?
近日,云南德宏警方接群众举报称,最近一段时间,在城关一处废品回收站内,可能有人在开直播搞赌石诈骗。经过突击检查,警方在作案现场共起获假翡翠原石289块,切割机3台。
警方在现场查获的假原石,都是原本白色的石头表面被涂上了两层漆,冒充翡翠。
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德宏边境管理支队章凤派出所民警刘文坛:我们在现场查获的假翡翠原石,经过鉴定,发现是石英石。石英石整体都是白色的,外表应该是涂了两层漆,里面涂了一层绿色的漆,表皮刷了一层黑色的漆,用绿灯打在上面,给大家呈现这个石头像真翡翠一样。
几十元石英石
刷漆秒变高价“翡翠”
记者看到,假翡翠原石本体是白色的,成本只有二三十元。白色的石英石刷上绿漆,用绿光手电一打,在远程网络直播间的掩护下,就可被包装成价值不菲的翡翠原石,开价最高可达上万元,让不明真相的消费者买单。
据警方透露,事实上这样的假翡翠原石是根本不可能切涨的。直播间里切涨返现的套路,只不过是为了引诱消费者继续下单的一个诱饵。而直播间中所谓货主、主播,以及一些切开后大涨的幸运买家,都是犯罪嫌疑人花钱雇来的托。
云南出入境边防检查总站德宏边境管理支队章凤派出所民警 王涛:货主和主播是拿固定工资,平均每月5000元左右,还有1%的抽成,剩下的就由组织者和客服进行分成。引流占了大部分,分50%,因为只有把客户引过来才有后续的分成。
记者调查发现,这样的玉石直播诈骗往往选择所谓的私域直播平台,也就是不公开直播的方式,通过引流吸引特定的目标群体。直播结束后立即删除直播回放、聊天记录等关键证据,消费者想要追回损失难上加难。
无需送检
发送图片就可做玉石鉴定证书
消费者之所以买到假玉石,除了商家的虚假宣传,不少人是被“玉石鉴定证书”迷了眼。那么这些证书到底是权威机构出具的真鉴定?还是商家用来蒙骗消费者的道具呢?
近年来,玉石类商品已成为最畅销的直播带货品类之一,因其具有价格优势,吸引了众多消费者,销量显著。记者注意到,除了价格因素,直播间内随商品一同展示的玉石鉴定证书,是促使消费者做出购买决定的关键因素之一。
然而记者调查发现,一些带有鉴定证书的玉石商品并不一定可靠。在一些网购和社交平台出售玉石鉴定证书的商家不在少数,且售价相当便宜。有的商家挂出 “代送珠宝鉴定证书”服务,售价仅1.2元,显示“已售1万+”。还有的商家宣称“来图就能做玉石鉴定”“文字可自定义”,还能“换图片”。
这家名为“伊一珠宝礼品”的网店表示,不需要送检,买家只要提供照片,他们就能出翡翠鉴定证书。“刘姐姐的小店31”表示,来图就能出证书,鉴定内容记者想怎么写都可以。
假鉴定证书商家:我们一般就是按你的资料去做,你把资料编辑好,图片发给我就可以了。
记者:需要送样寄检吗?
假鉴定证书商家:不需要, 我们这边是属于买家自定义。
这家名为“凤达包装礼品批发”的网店表示,也能来图出鉴定证书,不用鉴定就能写A货翡翠。
记者调查
玉石证书所标鉴定机构查询无果
记者随后从玉石批发市场购买了两款廉价的石英岩玉首饰,然后将图片发给不同的鉴定证书商家,要求出“翡翠A货”鉴定证书。三天后,记者陆续收到了商家发来的所谓鉴定证书。记者看到,两套所谓鉴定证书均写着两款首饰的材质为“翡翠(A货)”。
在其中一套所谓翡翠(A货)鉴定证书中显示鉴定机构为中鑫银科金银珠宝检验检测中心,所谓鉴定证书背面还显示该鉴定机构取得了CMA认证。据了解,CMA认证即中国计量认证,是我国检验检测机构在开展业务前均应获得的国家强制性认证。
然而记者在市场监管总局网站输入中鑫银科金银珠宝检验检测中心,对其认证资质进行查询时,并未找到该公司的认证信息。
在另外一套所谓A货翡翠的鉴定证书中显示其鉴定机构为广东省金银珠宝检测中心有限公司。而当记者登录广东省金银珠宝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官网,查询两件首饰的鉴定证书编号时,均显示编号信息不正确。
根据广东省金银珠宝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官网显示的电话,记者与其工作人员取得了联系。
记者:有首饰想出鉴定证书,能出吗?
广东省金银珠宝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要把样品带到我们中心来,用仪器测,测出天然就可以出证。
记者:不送检能出证吗?
广东省金银珠宝检测中心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当然不能,有实物才能测出结论。
随后,记者又将两个鉴定证书照片发给了该位工作人员,其表示为假证,不是他们机构所出。
广东产品质检院消费质量与安全评测室工程师 罗润箐:如今市面上流通的翡翠品种繁杂,导致鉴定证书存在一定的造假乱象。比如不法商家可能会仿照正规鉴定机构的证书样式,自行印制出正规证书版式,同时盗用真实机构编号生成虚假电子档案,制作出外观极为逼真的假证书,导致普通消费者很难辨别真伪。
据行业专家透露,为了谋取不义之财,还有一些玉石商家在销售时进行“套证”,将天然翡翠鉴定证书与假翡翠或人工翡翠商品配套出售。这种情况在一些翡翠交易中更为隐蔽,让消费者真假难辨。
据行业专家介绍,只有经过国家权威认证的玉石检测机构才能出具玉石鉴定证书,且这些检测机构的资质都应可查可追溯。如CMA认证可登录市场监管总局网站认证认可信息公共服务平台查询。
如果查询不到相关信息,表示该检验检测机构未取得国家认证,不能开展相关鉴定业务;
如检验鉴定机构资质没问题,消费者方可再登录该机构官网输入证书编号,就可查询玉石商品与证书信息是否一致。
此外,我国玉石检测标准规定,出具玉石商品的材质鉴定证书或检测报告时,写法应正规。如翡翠首饰等附加或备注材质时:未经人工处理的应标注“翡翠(A货)”字样;经人工处理的翡翠应说明处理方法,标注为“翡翠(漂白、充填)”“翡翠(处理)”等。行业专家表示,市面上一些不规范的玉石标注,消费者应警惕。
广东产品质检院消费质量与安全评测室工程师 罗润箐:市场上翡翠证书不规范的翡翠定名写法通常有“天然翡翠”“玻璃种翡翠”“冰种翡翠”等,翡翠鉴定证书中定名不能出现这些字眼。
记者调查发现,近两年来,随着玉石类直播带货消费的火爆,消费投诉和纠纷开始日益显现。在黑猫投诉平台,近一年内有关玉石直播带货的消费投诉达四千多例。
中国法学会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研究会副秘书长 陈音江:珠宝属于贵重的商品,本身在线下交易的时候都容易出现纠纷,如果通过远程的方式来销售,因为是异地经营,出现这种问题的风险就会更高。特别提醒消费者,一定要慎重通过网络直播带货的方式来购买珠宝玉石等贵重物品,尤其是不要去相信主播或者商家的所谓捡漏或者打折宣传的噱头,更不要脱离平台进行私下交易,否则出现问题之后往往很难维权。
每周质量报告丨5888元翡翠成本只有20多元 警惕玉石直播间陷阱
法律专家强调,消费者通过直播带货购买到有问题的玉石商品之后,除了商家应承担主体责任之外,直播平台更应切实负起责任,维护消费者权益。
大量的消费案例表明,消费者都是被商家的低价诱饵吸引,最终落入消费陷阱。在此提醒消费者,商品价格明显偏离市场正常价格时,一定要保持高度警惕。对于平台提供假玉石鉴定证书,我们不禁要问:平台的监管责任究竟体现在哪里呢?《每周质量报告》将持续追踪报道。
制片人丨绽晓棠
记者丨高杰 俞翔 郑澍 成颖杰 陈鸿燕
摄像丨闫洪 刘苏 周驰森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17306c10.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5888元翡翠成本只有20多元 警惕玉石直播间陷阱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696) 热点(2659) 新闻(13321) 国际(5365) 娱乐(4731)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39) 音乐(2082) 民生(3844) 行业(363) 财经(1726) 股票(369)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6)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1) 养生(105) 医学(368)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09)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9982) 观点(1031) 房产(1144) 汽车(301)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0) 展会(4) 数码(219) 足球(222) 体育(1083) 教育(1405) 高校(1675) 法制(2241) 军事(550) 游戏(261) 小说(897) 美女(20194)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0) 历史(364)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