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叶舒华为海归女子家门口被害发声:精神病不是免死金牌

日期:2025年05月28日 11:23 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佚名


28日凌晨,女子演唱组合i-dle成员叶舒华,时隔一年更新微博,为成都女子家门口被害案受害者发声。

“我用我公众人物的身份来和大家说请重视这个事件,因为我知道此时此刻,某个地方,也有可能会有下个受害者,或是已经正在遭遇同件痛苦的悲剧正在重演。有病的人需要保护,没病的人没理由要牺牲。真的不要再拿自己精神不正常这说词来当免死金牌 。”

叶舒华还表示,看到这位母亲用尽自己的全力,努力保持自己的理智让法律一定要给女儿和社会一个交代,这令她心疼不已。

公开资料显示,叶舒华,2000年1月6日出生,中国台湾女歌手,女子演唱组合i-dle成员。

新闻背景

2024年6月9日,成都一小区内,27岁海归女子小雅在自家门口被同小区居民梁某某捅伤致死,引发社会广泛关注。这起看似普通的故意杀人案,因嫌疑人梁某某被鉴定为精神分裂症患者而陷入舆论漩涡。

案发近一年后,该案原定于5月27日上午9点半在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开庭审理,检方以故意杀人罪对梁某某提起公诉。

庭审会议结束后,因为双方申请证人出庭作证,法院要通知证人出庭,合议庭决定择日开庭审理。

当受害者家属质问“无既往病史如何认定精神病”“为何拒绝二次鉴定”“精神病能否成为杀人免责金牌”时,这场悲剧引发了一场关于法律、精神疾病与安全的全民讨论。

★事件回顾:猫眼里的人影,微信里最后的求救

受害者小雅的母亲王女士告诉记者,她和女儿与凶手梁某某素不相识、无冤无仇。

这场家门前的致命冲突发生在2024年6月9日中午1时许,小雅的母亲王女士外出办事,独留女儿在家。

据王女士回忆,她出门时注意到这名35岁女子在邻居门前徘徊,该女子背着挎包、长发披肩,行为异常。

小雅从猫眼上看到的嫌疑人

随后,小雅通过微信告知母亲,该女子持续在门口做出敲门并吐痰等怪异行为,王女士立即联系物业请求保安介入。

物业派出一名65岁的保安到达事发现场,这时,小雅打开房门质问梁某某,随即二人发生争吵,梁某某冲到房门处与小雅抓扯、打斗,其间,梁某某使用事先准备的刀具对小雅头面部、胸部等部位切划、捅刺十刀,小雅随之受伤倒地,经120现场抢救无效死亡,梁某某经公安民警同意后随父母自行驾车就医。

经鉴定,被害人小雅系被他人用单刃锐器刺击左胸部导致左肺破裂致急性大失血死亡;梁某某右侧鼻骨及上颌骨额突骨折构成轻伤二级,其患有精神分裂症,对其2024年6月9日的违法行为评定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

在成都市检察院起诉书中还提到,被告人梁某某因精神异常,经常无故窜至小区部分住户门口,进行敲门滋扰和辱骂。此前,曾因其拒不配合调查和辱骂民警和住户,受到民警依法警告。此后,梁某某便随身携带刀具等器械在小区内对部分住户进行敲门滋扰。

★家属质疑:精神疾病VS精心预谋

5月27日,被害人母亲发布视频称,精神分裂症不能成为躲避刑罚的借口。现在她的主要诉求是“希望法院重判凶手死刑”。

对于梁某某被认定患有精神分裂症,在违法行为评定为部分刑事责任能力一事,王女士存有异议。

被害者母亲告诉大象新闻记者杀人凶手的父母到26日为止都没有给她打过一次电话。谈及案发细节,她提到:“这个凶手在看守所里拒不认罪,她说她是正当防卫,而且她在看笔录的时候还说了那么一句话,哪条法律规定我不能敲门?这是一个精神病患者说的话吗?她的条理那么清晰?”

王女士认为梁某某思路清晰,甚至能在行凶后与父母前往医院就医,因此对梁某某在事发时的精神状态有疑问。“如果梁某某此前便有精神病史,为什么其父母未在案发前采取治疗措施,还任由其多次在小区内滋扰业主?”王女士说,事发后梁某某的家属称梁某某在家时就有发脾气、摔东西等情绪不稳定的情况,“但对方并未提供梁某某的精神病史证明。”凶手父母也并未报备凶手患有精神疾病。

王女士称,凶手不是第一次敲她家门,事后警方让她指认凶手,她的妹妹看到凶手照片时说,2023年10月时这人也敲过门,她开了门问找谁,凶手说了句“家里还有其他人”后转身就走了。


王女士说,自己的女儿身材高挑、阳光漂亮,而据她了解,凶手大学辍学,进入社会后工作感情不顺,没结过婚,35岁都还和父母住在一起。王女士认为,凶手心理扭曲,两家住得又近,可能早就盯上自己的女儿了。

★律师呼吁精神病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

案件曝光后,不同群体的反应折射出复杂的社会焦虑:网友在社交媒体刷屏“死刑”,认为精神病鉴定是“钻法律空子”;还有网友表示焦虑:“家门都不安全,我们还能相信什么?”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八条对精神病人犯罪有着明确的三种处理情形:其一,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完全不能辨认行为的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但需进行强制医疗;其二,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犯罪,应当承担刑事责任;其三,尚未完全丧失辨认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从轻处罚。

不过,根据《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二百五十五条规定,若对鉴定意见有异议且理由成立,必须重新进行鉴定。据王女士的律师5月27日介绍,他们已经向法院申请对行凶者进行二次精神病鉴定。

王女士的律师接受大象新闻采访时表示:坚定地呼吁精神病犯罪,也应当承担刑事责任,认为刑法第十八条有待修订。

★警示:高龄保安与社区安全漏洞

“保安在场,为何不制止?”这是许多人的疑问。案发小区保安黄某已65岁,面对持刀行凶者力不从心。家属要求严惩凶手,同时呼吁物业对安保漏洞负责。

社会反思居家安全与精神病患者管理此案折射城市社区安全漏洞:保安高龄化、应急响应迟缓等问题暴露无遗。

同时,梁某某作为同小区住户,其精神病史是否被社区掌握?若已知情,物业是否未履行风险告知义务?王女士表示,之后她也将对小区物业提起诉讼,追究物业的责任。

法律界人士呼吁应完善精神疾病患者社区监管机制,避免悲剧重演。

来源| 新闻晨报综合南方日报等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17973c21.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叶舒华为海归女子家门口被害发声:精神病不是免死金牌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725) 热点(2664) 新闻(13355) 国际(5387) 娱乐(4794)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41) 音乐(2082) 民生(3871) 行业(371) 财经(1738) 股票(371)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7)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0)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1) 养生(105) 医学(368)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14)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10007) 观点(1036) 房产(1147) 汽车(305)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0) 展会(4) 数码(221) 足球(222) 体育(1092) 教育(1407) 高校(1689) 法制(2256) 军事(550) 游戏(261) 小说(913) 美女(20381) 欧美(32)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1) 历史(364)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