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要想住得起养老院 你得先有100万

日期:2022年04月10日 20:16 来源:青年横财发展会 作者:佚名

“养老院是面对夕阳的朝阳产业?”

兄弟们,你想过自己多少岁的时候住进养老院吗?

年初的时候,#39岁网络技术员住进养老院#的新闻冲上了热搜。

这则新闻里的古先生原本是个程序员,因为摔伤,家中无人照顾,康复期担心自己再次摔倒,索性住进了养老院,暂时过起了养老生活。

在养老院里,他过上了三餐规律、睡眠充足的日子,还和忘年交朋友们一起追剧。

很多人看到这则新闻后,都在问住养老院有没有年龄限制,收费多少,也想提前过上养老生活。

玩笑归玩笑,但是养老确实是普遍的社会问题。据预测,205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将达到5亿,占总人口的1/3。到时候,“三人行必有一大爷”就不再是句玩笑话了。

面临如此严重的老龄化,开一家养老院,既迎合了社会养老需求,还能赚钱,算是面向夕阳的朝阳产业了。

很多人都好奇,开一家民营养老院到底赚不赚钱?我扒拉了不少资料,还和业内人士聊了一下午,打算给大家展开讲讲。

​01

大城市,养老难,养老院更难

我找了曾在北京某中端养老机构做市场的朋友——小X,他们的养老院收费标准是每人每月约7000元。

而这样的高收费,背后的成本都包含了哪些呢?

首先是设备。因为老板是从日本留学回来的,学习了日本的养老理念,引入很多日本设备。适老化设备投入很大,坐式淋浴器一套下来要5000元,微子空调一套下来也要5000~6000元。

投入更多的还是人力成本。每2~3个老人就要配备一个护工,公司的养老院项目规模在100个床位左右,相当于要配备30~40个护工,护工的月工资在4000元左右。

而一家养老院要配备至少一名护工主管,护工主管的工资至少是护工的两倍。还要配备厨师、修理工和保安等一系列人员。

公司项目最多的时候,有十来个项目,一年下来的人力成本超过400万。小X说,公司还进行了融资,投了6000万,但这点钱跟同行比起来根本不够看。

因为北京中高端养老院的投资都是上亿起,就拿行业龙头泰康来说,其燕园养老社区总投资54亿元,可入住500户老人。

这样大手笔投资的中高端养老社区,除了配备护理服务,还为自理型老人提供兴趣小组、美容美发等个性增值服务。

那么,投入这么大,这些养老院靠什么赚钱呢?

01.

向房地产“抄作业”来回笼资金

很多投资大的养老院会用房地产的方式,来快速回笼资金。

最典型的就是北京太阳城养老公寓,算是国内最早引进CCRC模式的医养结合养老院。

老人们可以选择使用时间、房间的面积、护理等级,买下房间的使用权。但在这儿购买养老服务的费用是另算的。

这种模式相当于,老人拥有了这间养老房10年或25年的使用权,自己不用时还可以出租。说白了就是变相的小产权商品房。

而这个CCRC(持续护理退休社区)模式,最早来源于美国的太阳城社区项目,属于住宅开发性质,依靠销售回款来盈利。

目前,CCRC模式养老院在国内养老市场上份额不到10%,多是由房地产商在开发。

由于投资巨大,定价非常高,像前面提到的泰康也有CCRC模式,基础月费6200元起,入住前都要准备百万购买养老房的使用权。

更普遍一种方式,就是入院收取押金,超过60%的养老机构都会收取押金,有一些养老院称之为风险保障金,一般在1万~10万。

这种模式和租房很像,每个月的床位费相当于是房租,但这笔押金收取比例很高,以北京市海淀区和熹会老年公寓收费标准为例,算是押十付一。

收取这样一笔押金的合理性,对客户的说法是防备老人的突发情况,但实际目的是养老院可以快速回笼资金。

02.

提供其他增值服务

养老院属于高成本、低盈利行业,所以赚钱需要在其他业务上下功夫。

同时,养老行业的专业性很强,很多私人养老院在前期会大量走访养老机构,学习运营模式和护理技能。所以,很多养老院会卖课或者咨询服务。

因为养老院具备基本的养老护理,养老院也会和政府合作,可以提供上门护理服务,例如:帮忙洗澡、修脚、理发等。

因为政府会向每个老人发放每月400块的定向养老服务卡,居家老人可以用这笔钱购买上门护理服务,也可以购买养老院提供的商品。

小X所在的养老院也开设了这两项业务,但是上门护理服务的定价较高,一次理发就要70块,很多老人都嫌贵,喜欢将卡上的钱攒起来,买更大件的轮椅等用品。

小X他们还会上门评估家中的设施是否适合老人,承包一些家庭设施老化改造的项目。

小X说,在增值服务这一项,公司一年能够收入50万左右,但是这并不能填补成本的投入,现实是很多年都无法回本。

在北京,这样的养老院有很多,62.4%的养老院需要10年以上才能够收回投资。但在小县城,开一家能赚钱的养老院,反而是一件更加可行的事。

02

小县城,私人养老院怎么赚钱?

在小县城,私人养老院更像家庭寄宿,不同于在大城市,养老院的生意被连锁企业垄断。县城养老院普遍规模不大,每个养老院规模都会控制在60张床位之内。

因为县城一般不大,很多县城私人养老院会选址在郊区。

消费水平跟不上大城市,当地人的消费观都是实惠才是王道,所以位置偏一点没关系。老年人更愿意住实惠的养老院。

十年前,在不少县城,养老院可能还不存在。但为了推动养老产业,国家一直在降低养老机构的准入门槛。

也就是说,开一家养老院越来越容易了,县城里的私人养老院也就多了起来。赛道拥挤,打造口碑才能揽生意。

我找到了一个案例:一家名为“和睦之家老年公寓”的养老院,其老板本身是医生,他会不定期去养老院给老人看病,解决一些慢性病、常见病,免费诊断,药费家属自理。

他以此打造出了普惠版的“医养结合”养老院口碑,让入住率达到了8成以上。

他把养老院开在了光山县柳店村,距离县政府3公里。

考虑到建设成本,他选择租养老院场地,简单改造一下,投入资金少。因为如自建房屋,土地、装修、设备成本高,回本周期比较长。

他的养老院一共有10名员工,选用的是40~60岁的农村妇女。为了降低管理难度和风险,他把养老院规模控制在60张床位。

这基本是现有小县城养老院的最大规模。

还有一个案例是,同样在县城开养老院的江先生,也经营着3家规模在50张床位的养老院。

他通过平时观察来访量评估当地的养老市场,再利用价格优势,口口相传,让自己的两家普惠养老院达到满员状态,一家中端养老院入住率也在一半以上。

养老院就在自家县城,当地人口不到六十万,人均月收入四千多元。养老院的定价是每月1400~2500元/人,他每个月可以在每个老人身上获利400~500元。

而他获利的关键是压缩成本,尤其是运营成本。

他的养老院已经开设了十年,房屋租金是当时签长期租约时定好的,远低于现在的市场价格。

在人员编制上,选用的都是无需缴纳社保的大龄或农村妇女,实行一人多岗。休班时,护理员可以自愿去厨房帮厨或打扫院井,按小时计费。

在日常消耗品上,他还规定了护理员倒垃圾时不准向垃圾桶倒液体,每天收三次垃圾,但只需要更换一个垃圾袋。

他还有个不公开的老人收住标准:能自理的老人按照偏向半自理的标准收费,价格相差不大但能保证盈利。而护理难度过大的老人不收,这样既避免了潜在风险,也控制住了用工总量。

江先生这样的经营方式的确能够赚钱,但也会导致小县城的养老院模式单一化,根本解决不了当地的养老需求。

 03

民营养老院的困境

无论你是有投身养老产业的公益初心,还是你看好养老产业巨大的市场,脑门一热,要开养老院,

结果都会发现:开养老院就像进了围城,并不是想象中那样,简单装修几间房子,请几个人当护理工,就能轻松赚钱。

大家都知道养老产业是蓝海,看好这门生意。

但开养老院的难题,并不只在投资和盈利问题上,还面临着大量专业护工人才流失。因为这一工种的工资并不高,而且挣的还是辛苦钱。

在县城,一般只有40~60岁农村女性愿意干这一行。

在城市,更专业的养老院会招聘大专以上学历的养老护理专业人员,他们经过了专业学习,懂得护理知识。但如果两三年后没有晋升到管理层,他们就会离开这个行业。

而民营养老院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有需求无匹配市场。根据目前大多数家庭的基本状况来说,一是难以负担这笔养老费用,二是子女不忍心将父母送进养老院。

这里提一嘴,中国的养老模式比例是9073。

这指的是居家养老占90%,社区养老占7%,机构养老仅占3%。9073比例是养老行业流行多年的经典比例。但实际情况是,机构养老比例还要更低。

我们以北京为例,根据北京大学人口学教授乔晓春的研究,只有1.3%老年人住在养老机构里。但在北京市,17.1%的老年人日常生活是需要护理的,按照北京市60岁以上户籍老人309万人来算,北京市需要护理的老人多达52万人。

是因为北京的养老院一床难求吗?不是,在北京,一半以上的养老院入住率不到5成。

花费高,行业服务水平参差不齐,加上受“养儿防老”思想影响,所以中国只有3%的老年人选择住进养老院。

那开一家养老院是一门好生意吗?现实中,入行的初心总是和盈利相互矛盾。

不得不承认,养老产业的确是朝阳产业,不过我们不妨转换下思维,顺应那剩下的97%的需求,关注一下居家养老和社区养老的服务。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89723c5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要想住得起养老院 你得先有100万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758) 热点(2680) 新闻(13443) 国际(5458) 娱乐(4919)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45) 音乐(2082) 民生(3942) 行业(406) 财经(1765) 股票(372)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9)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1)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2) 养生(105) 医学(370)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16)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10071) 观点(1046) 房产(1154) 汽车(312)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3) 展会(4) 数码(221) 足球(222) 体育(1101) 教育(1417) 高校(1716) 法制(2295) 军事(550) 游戏(261) 小说(946) 美女(20782) 欧美(36)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1) 历史(364)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