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次密接阳性检出率大概是3.1/10万

日期:2022年11月13日 14:35 来源:观察者网 作者:佚名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于11月12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2号楼新闻发布厅(西城区北礼士路甲38号)召开新闻发布会,交通运输部、商务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疾控局有关负责同志和中国疾控中心专家将出席发布会,并回答媒体提问。

新华社记者:二十条优化措施社会关注度非常高,能否请详细解读一下这次优化调整措施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

国家疾控局副局长常继乐 常继乐:首先感谢您的提问。昨天我们把在第九版防控方案基础上的优化二十条措施发布以后,引起了广泛关注。我根据大家特别关注的几条,给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为什么要调整。比如说,密切接触者的管理措施,我们原来的“7+3”是7天集中隔离和3天居家健康监测,改成了“5+3”,即5天集中隔离和3天居家隔离。

第九版防控方案是今年6月28号正式发布,第九版实际上是在今年3月份就已经开始有了雏形。元月8号的时候,奥密克戎开始在我们国家开始流行,元月份制定出来以后,我们开始制定,到3月份有一个雏形,4月5号到5月5号期间,一个月的时间,我们在全国7个城市对九版的雏形进行了试点。当时在我们国家流行主要毒株是奥密克戎BA.1和BA.2,当时试点结果是这样的情况,密切接触者的阳性感染者末次暴露后,5天内检出阳性的比例是89.1%,7天是97.3%。所以九版是“7+3”。6月28号发布以后,7月份和8月份又进行了方案的评估,当时我们国家的主要流行株是奥密克戎BA.5和BA.5.2、BA.2.76。评估发现,密切接触者3天内检出阳性比例是81.4%,4天达到90.1%,5天达到94.5%,7天达到99.7%。根据这些结果,将隔离期限进一步优化到“5+3”。所以大家可能注意到,我们从第一版开始,一直到第九版和到现在的优化版,原来是14天,后来变成“14+7”,后来是“7+3”,现在是“5+3”,是这样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听起来少了2天集中隔离,这2天可以给我们省出约30%的集中隔离资源。同时,因为奥密克戎的最长潜伏期是8天,所以我们采用的是“5+3”。

第二个大家特别关注的是密接的密接不判定了。评估发现,次密接的阳性检出率很低,大概是3.1/10万,也就是10万个人里面有3个人。通过及时判定并且管控密切接触者,能够降低次密接的阳性率。根据这个情况,次密接不去管、不去判,可以节约很多服务保障的资源。我们出台公共政策,就要两害相权取其轻,所以不再判定次密接。

第三个是取消中风险区的判定。大家知道从武汉以来,风险区划定一直在调整,比如原来叫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在第八版的时候叫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区,第九版就统一成高风险、中风险、低风险区。我们经过第九版的实践应用以及7、8月份的评估,发现中风险区的阳性检出率为3/10万,刚才说的次密接是3.1/10万。我们觉得有风险,但是不大。同时,中风险区划了以后,管控的人员比较多,也消耗防疫人员。所以在这种情况下,也是两害相权取其轻,决定取消中风险区。

再比如说高风险区外溢人员,原来是7天集中隔离,现在调成7天居家隔离。外溢人员的风险经评估以后大概是4.9/10万,但是这些人均在风险区域划定后7天内检出。我们把高风险区外溢的人员7天集中隔离改为7天居家隔离,考虑他到社区以后好管控,同时节省集中隔离资源。

另外,大家还关注闭环管理作业的高风险人员,从原来的7天集中隔离或者居家隔离7天,改成5天居家健康监测,这也是我们经过实践和评估以后有了调整,这次发现在闭环管理的高风险人员,如果严格执行闭环管理措施,这些人他的阳性感染率很低,只有1.6/10万,比刚才说的中风险和次密的还要低。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觉得可以调整成5天居家健康监测。

我就给大家解释这几个,其实我们所有的调整都是有依据的。可能大家听到原来的“7+3”改成“5+3”,认为是不是松了?实际上不但不松,反而要求更高了。这些调整要求我们在防控工作中要更科学、更规范、更快速地开展防控,把该管住的重点风险要管住,该落实的落到实处,该取消的也坚决取消,充分利用好现有的资源提高防控效率,更好地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谢谢。

原标题:国家疾控局:次密接阳性检出率大概是3.1/10万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94901c62.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次密接阳性检出率大概是3.1/10万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757) 热点(2677) 新闻(13432) 国际(5452) 娱乐(4904)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44) 音乐(2082) 民生(3931) 行业(399) 财经(1763) 股票(372)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9)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1)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2) 养生(105) 医学(369)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16)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10065) 观点(1045) 房产(1153) 汽车(311)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2) 展会(4) 数码(221) 足球(222) 体育(1100) 教育(1415) 高校(1715) 法制(2291) 军事(550) 游戏(261) 小说(946) 美女(20743) 欧美(35)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1) 历史(364)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