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同一款药 为何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价格更高?

日期:2025年07月07日 11:16 来源:工人日报 作者:佚名

一些参保者发现,在医保定点零售药店购药,刷医保个人账户比付现金贵——
同一款药,为何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价格更高?
阅读提示
一些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坐地起价”的行为,让参保人员颇为不满:“刷医保个人账户的话,药价高、不划算,毕竟个人账户里的钱也是自己的钱;不刷的话,那些钱就‘躺’在账户里,也失去了参保的意义,好像怎么选都吃亏。”
“一款药物为何两种价格?”近日,来自重庆的邓女士向记者表示,自己在位于重庆铜梁区的一家药店购买三黄片(葵花),店员告知售价为18元一盒,结账时,邓女士掏出医保卡准备付款,收银员见状提醒她,刷医保个人账户比付现金贵,需要支付26元。
对此,邓女士当即提出了质疑,得到的回复是“价格一直就不一样”。面对明显不合理的价差,邓女士拒绝付款,最终在附近另一家非定点药店,以16元的价格购入同款药物。
一直以来,医保定点零售药店因资格审定严格、服务质量较高而受到参保人员信任。如今,一些药店为何“坐地起价”,会带来怎样的影响?记者由此进行了采访。
参保人购药遇“阴阳价”
据邓女士回忆,在重庆市万州区的一家药店,她也曾遇到过“阴阳价”。
去年冬天,邓女士的孩子出现了过敏症状,她本想在外卖平台下单小区门口药店的过敏药,但由于情况比较紧急,还是决定出门购买,“能省半个小时时间”。到店后她发现,自己选定的盐酸西替利嗪滴剂(澳博达),在平台上的价格为25.8元,而使用医保个人账户的话,要30多元。
邓女士向店员出示了平台的价格截图,对方表示,如果她不刷医保个人账户,便可以按照线上价格支付。情急之下,邓女士没有深究,使用会员折扣后,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了29.5元。
这两次不愉快的经历让她有些困惑,“刷医保个人账户的话,药价高、不划算,毕竟个人账户里的钱也是自己的钱;不刷的话,那些钱就‘躺’在账户里,也失去了参保的意义,好像怎么选都吃亏。”
记者采访发现,邓女士的经历并非个案。一次感冒后,来自湖北武汉的张先生前往药店购买止咳药,店员向他推荐了标价26元的金莲花软胶囊(惠海希康),张先生随后刷医保个人账户付了款。但他发现,自己的医保个人账户被扣了35元,比价签上多出9元。
对此,张先生在“城市留言板”上进行反映。没过多久,武汉市医保局的工作人员给他打来了电话。对方解释称,如果一款药品能够在湖北省药械集中采购服务平台上采购到,药店就要参照公立医院的价格定价,而目前医保药品目录范围内的药品大部分都已进入该平台。该工作人员表示,一般来说,定点零售药店在采购价的基础上加价10%~20%较为合理,如果发现价格虚高或“两套价”,参保人可以要求查看药店的“进销存”系统。
“医保个人账户的钱怎么成了‘唐僧肉’?”几位受访对象有同样的困惑。
药店为转嫁成本“坐地起价”
“刷医保个人账户买药和贷款买房有点像。”对于药店“狮子大开口”的行为,张先生有自己的猜测。他给记者打了个比方,全款买房之所以更有议价空间,是因为款项直接打到开发商账户,而如果贷款买房,开发商要等待银行批款,资金回流的压力较大,自然要抬高售价。“同样,对药店来说,若刷医保个人账户买药,资金是否也延迟到账?”
对此,北京中医药大学卫生健康法治研究与创新转化中心主任邓勇分析称,参保人刷医保个人账户买药后,资金并非直接从患者个人账户流向药店,而是先进入医保经办系统,再由医保部门和药店进行结算。若存在统筹报销的部分,还需要药店先行垫付。根据各地政策,结算周期往往是一个月或一个季度。在提交结算申请时,药店需要提供相关数据和销售记录以备审核,还需支付约2%~3%的手续费。
“在这种情况下,部分药店将资金和时间成本分摊到药价上,向参保人转嫁成本。”邓勇表示,此外,不少参保人对药价敏感度较低,也给了一些定点零售药店违规操作的空间。
“既然享受了与医保签约带来的优势,药店就应该承担医保结算周期所带来的成本。”社会保障法学者、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王天玉认为,无论出于什么原因,药店都不能推行“阴阳价”,这违反了价格法中有关“明码标价”的规定,涉嫌价格欺诈,扰乱了药品市场的秩序,侵害了参保人的权益。
根据基本医保有关规定,职工医保基金由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构成。也就是说,个人账户属于医保基金。王天玉表示,部分药店相关行为也有骗保之嫌,或造成医保基金“跑冒滴漏”。
邓勇进一步指出,药店无故抬高价格,一定程度上会降低人们缴纳医保的积极性。进而言之,还可能引起参保人误解医保政策。
遏制套利行为,防止医保基金被浪费
受访专家认为,为维护参保人权益、防止医保基金被浪费,相关部门应及时关注这一现象,督促定点零售药店统一定价、明确定价,最大限度遏制各种骗保、套利行为。
王天玉建议,一方面,医保部门应强化定点零售药店的日常管理,加大飞行检查力度,在审核结算数据时,可采用技术手段识别药价虚高的情形;另一方面,提升医保精细化管理水平,依据量化评分,对定点零售药店开展动态分级管理。若在后续检查中发现不符合原级标准的,如出现不诚信的经营行为,即扣除相应分数;若情节严重,即取消医保定点资格,以倒逼药店公平竞争、合规经营。
“‘阴阳价’既然能够让参保人有所察觉,说明已经不是个别现象。”邓勇建议,医保部门应引入社会监督机制,畅通投诉举报渠道,鼓励参保人发现问题后及时反映。
今年1月,国家医保局发布《关于推进基本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改革的通知》,提出推进医保与定点医药机构即时结算,为定点医药机构运行持续注入流动资金。以全国统一的医保信息平台为支撑,在做好医保基金预付的同时,充分考虑定点医药机构需求和能力,2025年全国80%左右统筹地区基本实现即时结算,2026年全国所有统筹地区实现即时结算。
“此举有望不断提高结算效率,缓解定点零售药店的资金压力。”受访专家表示。
邓勇提示参保人,要增强维权意识,主动了解医保政策、医保支付相关知识,避免自身权益受损以及医保个人账户资金浪费。他同时表示,随着互联网药店的兴起,医药市场竞争越发激烈,实体药店应当有危机意识,努力修炼内功,凭借专业的服务建立差异化优势,而非为了蝇头小利铤而走险。(记者 陈曦)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118716c55.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lantu |
标签:
评论: 同一款药 为何用医保个人账户支付价格更高?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0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744) 热点(2671) 新闻(13412) 国际(5447) 娱乐(4875)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44) 音乐(2082) 民生(3914) 行业(391) 财经(1754) 股票(372)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7)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1)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1) 养生(105) 医学(368)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15)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10040) 观点(1042) 房产(1152) 汽车(310)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1) 展会(4) 数码(221) 足球(222) 体育(1098) 教育(1414) 高校(1713) 法制(2281) 军事(550) 游戏(261) 小说(938) 美女(20649) 欧美(34)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1) 历史(364)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