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标题

背景:
阅读详情

七获省部级科技奖的大国工匠 却评不上正高职称

日期:2021年04月23日 20:14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 作者:佚名


7次省部级科技进步奖(科学技术奖)、6次国际发明展览会金奖、23项国家专利、100余项国家、省、市技术创新奖……“大国工匠”鹿新弟在具备条件的情况下迟迟评不上高级职称,单位一个“同意”的章成为最大“拦路虎”,将他挡在正高级工程师门外。

鹿新弟是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新华社记者曾多次报道过他为技术工人“鼓与呼”,新华每日电讯也曾于2020年4月刊发“发动机医生”鹿新弟的事迹。但是,他现在深感忧虑:“国家给技术工人这么好的政策,让我们可以评正高,却因为企业的一个章失去评选资格。放眼全国,与我遭遇一样的技术工人,到底还有多少?”

让外国专家震惊的“全国劳动模范”

提起老鹿,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的人都知道他身上有个鲜明的特征——“倔”。

今年54岁的鹿新弟是该公司高级工程师,参加工作34年来,他凭借着这股“倔”劲儿,从一名普通工人成长为我国内燃机行业柴油机装调与试验知名专家型技能人才。他被誉为“柴油机调试大王”,并先后荣获全国劳动模范、中华技能大奖、首届辽宁工匠等荣誉称号。近年来,他累计完成创新成果526项,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上亿元。

发动机是一辆汽车的“心脏”,“心脏”的核心是燃油系统。在一次试验中,他遇到了一个加垫还是减垫的问题,只要问一下旁边的同事就能继续操作,可他为了彻底掌握这个技术,硬是自己琢磨了一年。凭着这股“倔”劲儿,鹿新弟逐渐成了一名能真正摸透柴油机“脾气”的人。

CA6DK柴油机在台架试验时,出现下排气大故障,鹿新弟通过看下排气颜色、形状,闻气味,判断为活塞“烧顶”,拆开一看果真如此;BF6M1013柴油机出现机油压力低的故障,公司生产停滞,几百台柴油机无法出厂,鹿新弟用手摸了一下机油,建议更换机油再试验,结果真的达标了……

多年前,公司引进世界一流产品——道依茨柴油机,研制技术全面与国际先进技术接轨。鹿新弟凭借过硬的柴油机调试技术和“柴油机医生”美誉,被率先调到新组建的生产车间。面对全新复杂的设备和技术,他一头扎进资料堆里,仅记录的笔记就有几十万字。

他克服柴油机发出的100多分贝隆隆噪声,历时3年,经过上千次试验,整理出上万组试验数据,率先在国内外内燃机行业建立《道依茨柴油机试验方法》,使我国拥有了自主知识产权的柴油机调试技术,填补了国内空白。

《道依茨柴油机试验方法》攻克了柴油机性能调试困难的技术难题,成功实现柴油机试验质量“零缺陷”的目标,缩短柴油机试验时间25分钟/台。这项成果不仅完全适用于内燃机行业,还可广泛应用于军工及船舶业,对中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节能减排起到积极作用。正是依托自主创新能力,鹿新弟将“由我制造”变成了“由我创造”,外国专家深感震惊。

“工人为啥没资格评正高级工程师?”

“我把创新工作当成生命一部分。”讲到最后,一汽解放大连柴油机有限公司会议室里鸦雀无声,鹿新弟嘴唇颤抖,眼角噙着泪水。

2020年,一汽集团解放公司评选优秀科技人才奖。让老鹿没想到的是,递交材料后的他接到公司通知,称“你的材料不实”,拒绝为其申报。“在所有条件都具备的情况下,只因我的材料里写了我目前正在承担的项目,公司认为没完成的项目不应该写。”

“不实”二字深深刺痛了鹿新弟。“我是全国劳模和全国人大代表,这不是我个人的事,我从没给全国劳模和人大代表抹过黑,我更承担不起这个责任。”

不只是评选优秀科技人才,早在两年多前,看到国家出台政策,允许工人参评正高职称,老鹿兴奋得几夜没睡,但随后发生的事给他浇了一盆冷水。

2019年8月,大连市下发通知,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根据《2019年大连市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指南》通知,凡“获得国家发明奖、自然科学奖、科技进步奖、星火奖三等奖以上奖励……或者获省、部级科技进步奖、星火奖二等奖以上及相当奖励项目的主要完成人”,可以破格申报正高级资格。按照辽宁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下发的《关于在工程技术领域实现高技能人才与工程技术人才职业发展贯通的实施意见(试行)》通知,凡“中华技能大奖获得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高技能人才……可破格申报正高级工程师”。

辽宁省印发的《关于进一步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的实施意见》也表明“‘辽宁工匠’经过相应的专业技术人员专家评委会评审,可直接获得正高级工程师专业技术资格”。明确规定中华技能大奖、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担任国家级技能大师工作室负责人等政府认定的高技能领军人才,可破格申报专业技术职称评审。

根据以上3个文件规定,老鹿均符合破格申报正高级工程师资格要求。而当老鹿向公司有关部门请示并要求公司在申报材料上盖章时,有关负责人却回复说:“公司工程技术人员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正高级工程师,你评上了,怕别人有想法。工人没有资格评。”为此,老鹿想不通。他觉得国家出台了这么好的政策,让有能力的技术工人能评上正高级职称,给广大技术工人带来希望和光明,为什么企业就不好好执行国家政策呢?虽然想不通,可他仍一如既往地努力工作,他觉得自己毕竟是国有大企业的工人,要有觉悟。

打通提升技术工人待遇“最后一公里”

记者调研发现,遭遇困境的不只是鹿新弟,一些一线制造业企业里的技师们普遍待遇低、工作强度大、科研动力弱。部分受访人士对记者说,国家有很多好政策,但在企业行不通,有的文件根本不执行。尤其在拥有超过千万名产业工人的东北,如果工人的发展通道因企业原因被堵死,不仅职工对企业的认可与忠诚度会大幅降低,区域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也会受到一定程度影响。

东北振兴不仅需要一大批管理人才,更需要一大批懂技术、会创新、精业务的产业工人队伍。近年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鹿新弟始终为提升技术工人的待遇而奔走。从2018年开始,他先后提交了20份建议,近半是关于提升技术工人发展通道和待遇的建议。

“即便有城市给我开出600万的引进人才资金支持,我也从未想过离开。”鹿新弟说,可以参评正高级职称让一线工人体会到精神获得感,“评正高职称可以起到引领示范作用,让年轻人看到希望,努力学习技术,他们也能评上高级职称。”

鹿新弟说,东北振兴需留住人才,逐步提高技术工人的待遇,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关键。职工工资虽然主要由用人单位通过市场机制决定,但政府部门仍可以采取措施,出台政策,鼓励企业提高技能人才收入水平,建立人才技能职务津贴和特殊岗位津贴等制度。

记者跟踪此事两年间发现,没能参评正高级工程师让鹿新弟很委屈,但他并未因此消极工作,反而越挫越勇。2020年,因申报条件超过时效,鹿新弟错过了机会。但同年,他又一次获得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再次取得了参评正高级工程师的条件,“不知道这次单位能不能给我盖这个章。”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于力、白涌泉)


本文地址:https://www.24fa.com/n81987c62.aspx,转载请注明24FA出处。
| |
标签:
评论: 七获省部级科技奖的大国工匠 却评不上正高职称 - 网民评论 全部评论 1
姓名: 字数
点评:
评论声明:
  •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

  • 本周热门
  • 今日热门

首页 焦点(3747) 热点(2671) 新闻(13418) 国际(5447) 娱乐(4886) 视频(131) 综艺(1809) 影视(3444) 音乐(2082) 民生(3918) 行业(391) 财经(1756) 股票(372) 时装(9) 商机(19) 女性(427) 男士(75) 美容(44) 时尚(31) 珠宝(40) 饰品(28) 品牌(12) 保健(59) 健康(271) 养生(105) 医学(368) 母婴(113) 亲子(56) 旅游(415) 购物(11) 美食(59) 创业(91) 社会(10044) 观点(1042) 房产(1152) 汽车(310) 家居(21) 安防(40) 环保(57) 科技(661) 展会(4) 数码(221) 足球(222) 体育(1100) 教育(1415) 高校(1713) 法制(2285) 军事(550) 游戏(261) 小说(943) 美女(20680) 欧美(34) 运营(18) 网络(407) 读书(294) 励志(178) 灵异(52) 奇闻(160) 趣闻(181) 历史(364) 人物(94) 星相(383) 艺术(46) 两性(320) 情感(152) 文学(300) 武林(261) 道教(62) 佛教(147) 广州(134) 地区(13)